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「評論」與「批評」



「評論」與「批評」

即使在教會裡面,偶爾也會聽到弟兄姐妹説:「某人怎麼會這樣⋯⋯」之類的話。基督徒可以隨便說別人壞話嗎?如果不可以,那是不是代表基督徒不能夠對身旁的任何人、事、物,甚或時局來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及看法?聖經上告訴我們:「當用愛心説誠實話。」其實基督徒對於人、事、物是可以發表適當之「評論」的,但絕對不可以有謾罵式的「批評」。畢竟批評就是論斷,就是審判,這是上帝的事。什麼時候我們批評人就犯了潛越的罪、潛越了上帝的地位,關於這點雅各書也已説得十分清楚(雅各書四章11、12節)。而所謂適當的「評論」與謾罵式的「批評」至少有幾個相異點:
  • 起因的不同
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客觀、且不違背屬靈原則的角度對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見解,謂之「評論」。包括教會會友向牧師提出自己的看法、執事在執事會中意見的表達,甚至政治學者針對時事以客觀角度所寫的社論⋯⋯等。而當我們站在一個客觀、且不違背屬靈原則的角度下時,我們的舌頭可直接受到來自聖靈的約束;但若探究「批評」的起因,往往是由於我們對某人的嫉妒、鄙視,因而發出不屑之言詞攻訐之,相信此時批評者的言行已或多或少被仇恨所駕馭。其實嫉妒、鄙視都是普遍人性的軟弱點,也是信徒常犯的毛病,我們應時刻來到神面前省察自己,才不致使我們的舌頭成為魔鬼用來傷人的工具。 
  • 動機的不同:
有人會認為説重話就是謾罵、就是批評,事實上並非如此。當年先知拿單為烏利亞的事以富人強羊的譬喻,指桑駡槐地責備大衛的行為,難道就不是説重話嗎?就是一種批評、謾罵嗎?我想答案是否定的。評論與批評之間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便在於說話者的動機。前者的心態是希望其所論述的人也好、時局也好,能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他言論的影響而變好,是希望他的論點能發揮撥亂反正的效用;相較於前者,後者則希望被自己所談及的對象在受到其言詞影響後,於某方面雪上加霜或一蹶不振。整體而論:一個講話是以善為出發點;另一個則是以惡為出發點。誠如耶穌所說:「心裡所充滿的,口裡就說出來。」(路加福音六章45節)
  • 方法的不同:
本文一開頭即提到:即使在教會中也可以聽到弟兄姐妹竊竊私語:「某人怎麼這樣,他好差勁。」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「只」會在別人背後高談闊論,卻唯獨不對其本人作有效的勸勉?背後的批評不但沒有造就人的正面意義,且顯然搞錯了說話的對象。如果我們的動機真是希望我們的弟兄好,希望他能有所醒悟,那麼我們就應該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他本人,使「當事者」知道自己的過失而有機會改過。絶不是到處告知別人他的缺點,讓「其他人」都曉得他的過失,瓦解了他的名聲,而當事者卻渾然不覺。
  • 內容、功效的不同:
除此之外,講話也要講得有「建設性」。評論與批評另一個不同點便在於兩者說話的內容與功效:評論者的話語恰當、合理,可發揮當頭棒喝的功能,使人聽了之後能懸崖勒馬,因此而得造就、得幫助;相對地,後者只會把人被駡得狗血淋頭、但對當事人及其他聽者卻毫無任何益處可言,這種純駡人的行為只不過是正中魔鬼圈套、破壞弟兄之間的和諧罷了!當年神差派拿單責備大衛的最主要目的絶不是「指出他的缺點」,而是「使他知道該怎麼辦(悔改向神)」,拿單準確地掌握住這點,於是乎有詩篇五一篇的誕生。
雅各曾說過舌頭是百體中最難制伏的。的確,「評論」與「批評」的界野往往只有在一線(念)之間,但兩者的本質與影響力卻有莫大的差別!就像箴言書所説:「溫良的舌是生命樹,乖謬的嘴使人心碎。」(箴言書十五章4、5節)
謹以以下的一段話做為本文的詮釋:不要隨便相信別人所說有關於任何人的任何壊話,除非你確實知道那是事實。縱然你確實的知道,也不可將這事告訴他人,除非這事是你絶對必須說出的;而當你説的時候,更要記得上帝正仔細聆聽你口中發出的一切言語、並審察你說這話時的心思意念!


取材於「心靈小點心」作者:施以諾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